主動收入, 副業收入, 被動收入

財務自由標準 ? 財富自由都是別人家的 !

財富自由是什麼 ? 財富自由會跑到我身上嗎 ? 會有這麼一天嗎 ? 這一天什麼時候會到來 ? 要消極等待 ? 還是主動出擊 ?

財務自由標準 ?

怎樣程度的自由才算得上是財務自由呢?

財務自由標準

有人仿照馬斯洛需求,從生活中基本的需求開始出發,借鑑圍棋的段位設定了個「財務自由」的九段標準▼

初段:菜場自由。即在菜場自己願意買哪種菜就買哪種菜,而不看菜的價格。

二段:飯店自由。即只要自己願意去哪個飯店就去哪個飯店,而不受制於飯店的價格。

三段:旅行自由。只要自己想要去哪裏旅遊就能隨時出發。

四段:汽車自由。自己想選擇買什麼車就買什麼車。

五段:學習自由。只要在自己或子女條件可選擇範圍內自由選擇學校或進修,而不用計較學費高低及其他成本。

六段:工作自由。只要自己願意,選擇什麼工作都可以,沒有這個工作就自己創造一個這樣的崗位,不計較這個工作是否能賺錢。

七段:醫療自由。只要能治好病,不計較醫療費的高低。

八段:住房自由。想買什麼房子就買什麼房子,不計較房價的高低。

九段:國籍自由。自己在可選國家中自由決定國籍,不計較移民以及相關的投資成本高低。

時間就是金錢,但金錢換不來時間

當我們工作的時候,實則是在「用時間換金錢」,是在用有限的,當我們用於工作掙錢的時間越多,生命消耗得也越嚴重。但生命的維繫又離不開必要的金錢支撐,這既是法則也是悖論。金錢和時間真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嗎?

其實也不盡然,只要擁有財務自由,就可二者兼得。

而財務自由被動收入這件事和這個名詞本身一樣高大上。除了祖蔭豐厚的富裕家庭,或是功成名就的精英大佬,還有少數的幸運者也許在前10年間的房產升值中,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財務自由,但更多人似乎終其一生都只是在追趕階段。尤其是對於普通的上班族來說,當固定薪水成為唯一的收入來源時,一旦失去工作,也就失去了收入來源,也就沒有什麼「自由」可言。

但事實上,一個人要做巴菲特幾乎不可能,但達到財務自由並非完全可望不可及。如果會賺、能存、會投,普通人也完全有機會循序漸進地將財務的「約束力」降到最低。

財務自由的目標等級直接決定了資產配置的目標收益率,也決定了實際的實現規劃。一旦有了清晰的期望,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就能不自覺地向著對應的財務目標靠近。此外,必須澄清的是,實現財務自由被動收入網路賺錢等等絕不僅僅是為了可以不工作,而是為了讓我們走出「時間換金錢」的藩籬,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,放飛自己的夢想。